2025年6月23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正式批准发布了《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GH/T 1495-2025)行业标准,并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现制茶饮行业在规范化、标准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年来,随着消费市场的持续升级,以奶茶、果茶为代表的现制茶饮迅速崛起,成为年轻人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行业的快速扩张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原料品质参差、添加剂使用不规范、食品安全隐患频发等,亟需统一的标准进行引导和约束。此次发布的《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正是针对行业痛点,从源头对饮品制作所使用的各类原辅料提出了系统性、专业化的质量规范。
标准明确界定了“现制茶饮品”的定义,即以茶叶及相关制品为基底,水果及其制品、乳及含乳制品、果蔬汁及其饮料和其他食品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经现场加工制作,供消费者直接饮(食)用的饮品。在此基础上,标准对茶叶及相关制品、水果及其制品、乳及含乳制品、果蔬汁及其饮料、糖及代糖、固体饮料、植物饮料等十余类原辅料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例如,茶叶需符合国家茶叶安全标准,无劣变异味;水果应新鲜、无腐烂变质;乳制品需满足相应的国标要求;糖浆、代糖等也需符合食品安全规范。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该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原辅料的污染物、农药残留和微生物限量,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在包装、运输和贮存环节,也提出了防潮、防污染、先进先出等管理要求,确保原料从采购到使用的全过程安全可控。
该标准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牵头,联合国内多家知名茶饮企业和供应链机构共同起草,兼具专业性与实践性。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原料品质,推动企业建立更严格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同时也为消费者选择安全、健康的茶饮产品提供了权威依据。
可以预见,随着《现制茶饮品原辅料要求》的落地执行,现制茶饮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逐步迈向品质化、透明化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