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化妆品 | RSS订阅
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
搜索关键词:
下载中心首页 » 动态公告 » 标准动态 »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标准》解读
推荐文章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标准》解读

发布日期:2025-04-28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复制网址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标准》解读。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技术规范》发布于2010年,作为《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管理办法》(原卫生部第68号令)配套标准,有力的支撑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指定评审工作。本次修订,在原标准基础上,重点结合2010年后,特别是近年来在生物安全、病原微生物保藏及生物样本库等领域相继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要求》(GB/T 37864-2019)等法律法规及标准,以及国内外保藏中心现状和未来需求,丰富完善2010年版标准内容,使其更加适应和符合我国保藏机构新时代发展需求,助力保藏机构切实履行其职能。

《生物安全法》第六十八条明确要求,国家统筹布局全国生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加快建设生物信息、人类遗传资源保藏、菌(毒)种保藏、动植物遗传资源保藏、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等方面的生物安全国家战略资源平台,建立共享利用机制,为生物安全科技创新提供战略保障和支撑。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本标准规定了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设施设备要求、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保藏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在“设施设备要求”方面,除基本要求外,分别针对接收区、实验工作区、保藏区、发放区、办公区、数据管理区六个不同的功能分区逐一阐述所需的设施设备要求。其中“数据管理区”是本次修订过程新增加的功能分区。在“管理要求”方面,分别针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技术要求、人员要求、安全防范要求、保藏材料管理、实验废物处置7个涉及管理的方面进行了全新修订。

相关链接:关于发布《感染性物质运输标准》等2项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bz#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363986600

 
 
[ 动态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动态公告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标准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