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日,对于中国冷冻饮品行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这一天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四项新轻工行业标准—QB/T 8020-2024《冷冻饮品 冰棍》、QB/T 8021-2024《冷冻饮品 雪泥》、QB/T 8022-2024《冷冻饮品 食用冰》和QB/T 8023-2024《冷冻饮品 甜味冰》将正式实施。这四项标准全面取代了原有的SB/T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冷冻饮品行业在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对于广大冷冻饮品生产企业而言,及时了解这些新标准,是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1、四项标准总体框架保持一致,不同品类的产品标准具体要求各有侧重
QB/T 8020-2024《冷冻饮品 冰棍》
冰棍作为传统冷冻饮品,新标准在旧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产品分类上,分为“清型冰棍”(不含颗粒或块状原料)和“组合型冰棍”(以冰棍为主体,与相关原料或其他冷冻饮品组合)。感官要求明确指出形态需完整、大小一致,插杆应端正、无断杆、无多杆、无空头。理化指标要求总固形物≥11.0%,且组合型产品的指标指冰棍主体部分。标签要求:果汁含量≥2.5%的产品,可标为“××(果)汁冰棍”;低于2.5%的则只能标为“××(果)味冰棍”;含水果果肉(果块或果泥)的产品,可标为“××(水果)冰棍”。这一规定有助于规范市场宣传,防止误导消费者。
QB/T 8021-2024《冷冻饮品 雪泥》
雪泥以其独特的“霜晶微细,入口即溶化,有砂质感”而受到消费者喜爱。新标准对感官要求进行了精准描述,强调“组织疏松,不软塌”。理化指标要求总固形物≥16.0%,高于冰棍,体现了其更丰富的口感和更高的固形物含量。分类同样分为“清型雪泥”和“组合型雪泥”。标签要求与冰棍标准类似,对果汁含量和果肉含量的标注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产品名称真实反映其成分。
QB/T 8022-2024《冷冻饮品 食用冰》
食用冰的标准相对简洁,但要求明确。其原料明确为“饮用水”,且必须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感官要求中,色泽为“略透明”,组织形态要求“形态完整,冻结坚实”。由于食用冰的特殊性,其检验规则中的判定标准略有不同:型式检验项目若超过2项(致病菌、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除外)不符合标准,即“不应复验,判为不合格品”,比其他品类(3项)更为严格,反映了对基础原料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QB/T 8023-2024《冷冻饮品 甜味冰》
甜味冰是以饮用水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配料,经混合、灭菌、灌装、硬化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其感官要求特别强调“无明显粗糙的冰晶”,以保证细腻的口感。检验规则与食用冰类似,型式检验项目超过2项不符合即判为不合格,凸显了对这类以饮用水为基础产品的质量稳定性要求。
2、对于继续采用新标准作为产品标准的企业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调整配方与工艺。根据新标准对总固形物、感官等要求,必要时调整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确保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
完善检验体系。根据新标准的检验规则,更新企业的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计划,确保检验项目、方法和判定规则准确无误。
强化过程管理。严格落实GB 14881等生产卫生规范,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规范仓储物流。运输和贮存必须符合GB 31605的要求,确保冷链不断链,维持产品应有的冷冻状态。
3、小结
四项新标准的实施,是冷冻饮品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为产品质量划定了清晰的底线,也为产品创新和市场规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企业应将此视为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的机遇,主动拥抱变化,共同推动中国冷冻饮品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相关标准:《冷冻饮品 冰棍》(QB/T 8020-2024)
《冷冻饮品 雪泥》(QB/T 8021-2024)
《冷冻饮品 食用冰》(QB/T 8022-2024)
《冷冻饮品 甜味冰》(QB/T 802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