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化妆品 | RSS订阅
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
搜索关键词:
下载中心首页 » 动态公告 » 标准动态 » 甘肃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
推荐文章

甘肃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复制网址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甘肃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征集2025年度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要求,加快构建我省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甘肃省标准化条例》《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面向全省征集2025年度甘肃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原则

(一)聚焦推动我省重大战略实施。要以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主线,紧紧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推进新一轮标准升级,以高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我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能源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文化和旅游发展等战略规划,提供标准基础支撑。

(二)着力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严格落实三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有关规定,注重与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协调配套,加大现行有效地方标准的整合修订力度,严把标准立项关口,提供高质量地方标准供给。

(三)充分发挥标准在产业稳链中的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我省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分析研判,聚焦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攻关制定关键环节技术标准,着力健全与产业链相协调配套的标准体系。

(四)强化标准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发挥好标准在链接科研与产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等方面重要作用,精细分析相关领域优质创新成果,做好标准转化及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申报重点

(一)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倾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重点,突出政务服务、数字政府、行政许可、电子政务、公共资源交易、贸易服务、融资服务、招商引资、投资审批、招投标、信用监管、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化、信息共享、市场监管等领域的标准项目。

(二)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县域经济和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突出乡村建设与治理、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乡村人居环境提升、新型城镇化、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畜禽粪污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代设施农业、农业种养殖新技术、节粮减损、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道地药材种植养殖、动植物疫病绿色防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或原质检总局批准)等领域的标准项目。

(三)围绕“打造全国区域性科技创新及转化基地”,以深化科技创新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重点,突出实验室体系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增材制造、核与辐射技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北斗技术应用、电子信息、数字经济、大数据、数据安全与治理、数据交易流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区块链、数智供应链、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等领域的标准项目(产品质量及其方法标准除外)。纺织工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快递绿色包装、交通运输、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就业创业服务与管理。

(四)围绕“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以守护青山、厚植绿色,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为重点,突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农业防旱抗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国土空间规划、水生态保护、耕地保护、智慧河湖建设、生态系统服务与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物排放(含噪声)、生态保护监管、土壤污染治理、矿山环境治理、核与辐射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与碳中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旧家电回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光伏发电、风电开发、氢能等领域的标准项目。

(五)围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促进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加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重点,突出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智能家居、消费环境治理(改善)、再生资源回收、住宿、餐饮、旅游、家政、养老、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冰雪经济、医疗卫生服务、托育服务、残疾人服务、母婴照护等领域的标准项目。

(六)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和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优秀旅游目的地”,以健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文体产业发展为重点,突出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公共阅读、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保护、古籍保护与推广、文化鉴赏、文博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公园和科普基地建设、全民健身、民族传统体育、社区健身、体育赛事活动等领域的标准项目。

(七)围绕“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以夯实公共安全基础,提升平安建设水平为重点,突出新业态和新兴行业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劳动保护、防灾减灾救灾、特种设备安全、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治安防控、公共卫生安全、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矛盾纠纷调处以及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领域的标准项目。

(八)围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以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突出社会治理、反对食品餐饮浪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退役军人服务、优抚安置、智慧城市、公共交通、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法律服务、公共卫生预防控制、卫生健康技术、医养结合、普惠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介和咨询服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项目。

(九)围绕“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以提升军民标准通用化水平,推动军民融合纵深发展为重点,突出基础设施以及后勤保障、装备维修服务等领域军民通用或军标转地标的标准项目。

三、申报要求

(一)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各级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向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有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先提交至标委会,由标委会遴选后提交至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提出需要制定或修订的省级地方标准项目。

(二)通过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的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可通过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或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在甘肃省地方标准管理信息系统“http://61.178.8.152:12311/Index.aspx”中提交电子版材料,加盖公章的上传扫描件)。

(三)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单位和个人应加强项目预研,做好项目申报前的调研分析和相关试验、验证、论证工作。各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评估。不得制定超出“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范围的地方标准。

(四)各市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畅通标准化工作咨询渠道,向咨询单位或人员及时解答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申报材料

(一)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书(见附件)。应填写完整、内容详实。修订项目应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内容”一栏中重点阐述技术内容的可行性、先进性、适用性,项目起草单位、技术委员会或项目提出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在意见填写时,不仅要盖公章,还应填写相应时间。

(二)地方标准草案。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申报单位和个人应认真起草标准草案,明确提出主要章节及各章节所规定的主要内容,格式应符合GB/T1.1-2020的规定。

(三)预研材料。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调研分析报告要重点阐述调研范围、标准化对象产业发展状况、国内外标准情况、标准解决的问题、标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协调性、标准实施效益评估等;试验、验证报告要真实可信,确保通过科学验证确认标准的技术要求合理可行,避免因标准制定缺陷导致实施困难等。

(四)其他材料。与申报项目有关的专利、科技项目支撑等材料。

五、项目管理

(一)各省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要加强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编制过程的监督,对起草单位不认真开展编制工作、标准技术内容与当前实际脱节等情况进行纠正与指导,必要时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终止项目立项计划的建议。

(二)标准起草单位要严格按照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中明确的标准名称编制标准,不得随意变更标准名称、标准适用范围等。

(三)各有关单位要强化省级地方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按照省级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中明确的期限完成标准制修订工作。需要延期的应在项目周期期满前1个月向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延期申请,经同意后可适当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未提出延期申请的,项目周期期满后计划自动终止执行。

附件: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书

联系人:王泽济刘帅君

电话:0931-8533575、8533569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金昌南路279号

邮编:730030

甘肃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15日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bz#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363986600

 
 
[ 动态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动态公告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标准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