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会拟组织制定《预制菜-蒙古馅饼》团体标准,现将立项说明如下:
一、目的﹑意义或必要性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等产品为主要原料,配以辅料经洗切、配制等预加工处理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菜,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烹调或直接开封即可食用。2021年中国预制菜空间规模预计达到3400亿元,同比增长18%。未来3-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庞大市场背后也让预制菜产品的安全性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蒙古馅饼是内蒙古传承经典的美食,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品,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不加油制成。时间荏苒,慢慢演变成现在的白面做皮。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馅,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
蒙古馅饼作为一种风味面食,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文化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加之蒙古馅饼本身所蕴含的饮食文化魅力,蒙古馅饼开始从家庭、饭店酒楼,走进大市场,显示出了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那么,如何深度开发蒙古馅饼,使之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真正使其发展壮大,打进大城市超市,走上外地市民的餐桌呢。那么,如何培育壮大蒙古馅饼这一传统美食呢?将蒙古馅饼请出小作坊,实行产业化、市场化,挖掘蒙古馅饼的历史文化内涵,打造蒙古地区的“美食名片”,进一步扩大影响、提升标准、拓展市场,向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同时支持蒙古馅饼品牌企业、连锁企业率先走出去,通过品牌、人才和技术输出、冷链等方式与外地企业联合经营,快速开拓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鉴于此,建议制定蒙古馅饼工业化生产技术团体标准的制定,规定蒙古馅饼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和运输等,进而规范蒙古馅饼的加工规范,提高产品的质量标准。
二、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面食)-蒙古馅饼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检验规则、标签、包装和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预制菜(面食)-蒙古馅饼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三、国内外情况简要说明
在预制菜行业赛道不断扩容的同时,相关标准也正不断出台。6月6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发布并实施电商渠道首个《佛跳墙预制菜标准》。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并将于今年7月2日实施。5月3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3项南宁市第一批地方标准。5月23日,由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主要起草的《预制菜加工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正式发布。5月16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包括《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发酵蔬菜安全卫生要求》《酸菜鱼加工发酵芥菜质量标准》《酸菜鱼发酵芥菜加工技术规程》《预制菜鱼类原料安全卫生要求》《酸菜鱼鱼片质量标准》。4月27日,由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此外,在预制菜相关标准不断发布的同时,还有标准处于立项征求意见的阶段。5月29日,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征集《绿色制造 预制菜肴加工生产线》等两项团体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京东生鲜后续还将计划发布“低温午餐肉标准”“烤肠标准”“牛肉丸标准”等其他相关预制菜品类的标准规范。
目前,馅饼的标准有6项,其中地方标准4项,团体标准2项,与拟申报标准类似的是2013年实施的蒙餐-蒙古馅饼的地方标准,规定了蒙古馅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及要求、烹饪器具、制作工序、装盘、质量要求、营养指标、最佳食用方式,该标准主要适应于即食类面食的范围,缺乏工业化生产的属性,为了将蒙古特色美食-蒙古馅饼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其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从工业化生产层面上制定标准,对蒙古馅饼产品进行规范,从而提高蒙古馅饼的产品质量,推动蒙古馅饼的产业技术提升,实现蒙古馅饼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我会现就以上立项计划征求意见,如有不同意见,请于2022年10月29日前将意见及理由返回至我会邮箱:cnfia@vip.163.com到期无回复视为同意。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202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