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下载中心
下载中心
关于印发《2009年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日期:2009-05-25 16:48  
【核心提示】关于印发《2009年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 【来源】标准专利网


    2009年工业标准化工作要点

    按照保工业、保发展、促升级、调结构的总要求,2009年工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产业振兴与发展开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业标准体系,为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探索大部门工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顺各方面关系,为工业标准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加大标准制定力度

    根据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产业发展需求,按照“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的原则,围绕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9大产业振兴规划,重点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创新与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

    汽车行业:启动对产业有重要提升和保护作用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结合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加紧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产品和试验方法、以及汽车节能标准、汽车节能和资源回收再利用标准、汽车电子信息、汽车先进安全技术标准、汽车零部件标准;调整和完善汽车工业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商用车标准体系。

    钢铁行业:研究制定国内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高速铁路用钢轨和钢轮、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线钢、高强度轿车用钢和机械用钢、大型电力(火电、水电、风电)建设用钢和核电用钢,以及高品质的特殊钢(弹簧钢、轴承钢、模具钢、大锻件)等标准;完善建筑用钢系列标准。

    船舶行业:加快船舶工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主流船型优化、高新技术船舶、远洋渔船、工程船、工作船、船舶共性基础技术等领域标准,以及船用机械、电器、舾装以及重点船舶配套设备的标准;初步建立海洋工程装备标准体系。

    石化和化工行业:研究制定国IV车用汽油的行车试验、国IV车用柴油、燃料乙醇和脂肪酸甲脂(车用乙醇E10、含5%生物柴油的柴油机调合燃料)等标准。着力完善基础化学品质量规格、安全、卫生、环保、化工机械、设计、工艺等标准体系;开展危险化学品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高性能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和有机硅、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食品接触性材料中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有害物质限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方法(饲料、化肥、农药)、轮胎安全性能、涂料和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橡胶塑料和工业循环水再生利用、废弃化学品处理和处置、合理用能设计导则等标准的研究制定。 

    轻工行业:围绕产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研究制定节能环保型家用电器、废旧家电再生利用、绿色照明产品、新型特种光源产品、高效长寿命照明产品、光机电一体化缝制机械等标准。做好乳制品、燕麦片、胶基糖、可可粉检测、食品酒精、表面活性剂、香料香精、化妆品、陶瓷、家具、饮料、工艺美术、日用杂品、造纸、皮革、塑料、乐器、文体用品、轻工机械、工具五金、首饰、牙膏、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的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制修订工作。

    纺织行业:重点完善检测标准,研究制定高新技术纤维、功能性羊绒织物和家用纺织品、功能性和生态类新材料试验方法、纺织品安全环保及有害物质检测、新型纺织成套设备、服装CAD技术、纺织印染和化纤等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综合利用等标准。

    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制定能耗限值、再生金属、节能材料、用于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的关键材料、以及电力、交通、机械、轻工用产品等标准;做好安全生产类标准的研究制定。

    机械行业:研究制定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重大专项的配套标准,重点加强高效清洁发电设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大马力、多功能、智能化农业装备标准,冶金、矿山、工程机械装备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标准,装备配套基础零部件标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装备、绿色制造与再制造等领域的标准。

    航空行业:开展民机标准体系和顶层规划研究,重点围绕大型客机设计、试验、制造、适航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开展标准研究与制定。

    电子信息行业: 研究制定地面数字电视终端配套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音视频和高清光盘标准(大容量光盘格式、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射频识别和射频移动支付系列标准,以及半导体照明、新型显示器件(LED、OLED、PDP)、多晶硅清洁生产水平评价和测试方法、印制电路板清洁生产和测试方法、太阳能电池系统等标准。

    软件行业:制定中文信息处理(含少数民族文字)、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重要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研究制定信息服务业、服务外包,版式文档、基础软件、软件工程等标准。

    稀土行业:研究制定节能新材料、三基色荧光粉、LED粉分检、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等标准;完善稀土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制定杂质分析方法标准。

    黄金行业:研究制定黄金产品高纯度金标准,完善分析方法、检测方法等标准体系。

    建材行业:研究制定建材安全、工业废渣废弃物的利用、企业消耗水煤电资源评测、新材料和新产品等标准。

    航天行业:研究制定航天器及运载火箭总体、航天动力系统、控制与制导、地面设备、专用材料及制品、航天电子元器件和通用零部件、航天制造技术、航天计算机及软件工程等标准。

    兵器行业: 研究制定防化器材、光学仪器、公装器具、专业材料及民用枪弹等标准。

    核能行业:研究制定核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核燃料循环、核仪器仪表、研究堆等标准。

    节能减排:研究制定蓄热式燃烧技术等节能技术、单晶锗、饮料制造等能耗限额、纺织和船舶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套和管理、涂镀炉窑热平衡测定与计算、化工和船舶行业企业节能管理体系、航天工业合理用能综合评价、铜冶炼废渣等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闭矿库复垦等尾矿综合利用、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工业和通信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烟道防腐、脱硫脱硝等环保技术和装备、以及节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等标准。

    安全生产:依靠技术进步,围绕提升本质安全,研究制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安全和生产安全的标准。
   
    工程建设:按照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围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制定厂房火灾分类等强制性标准,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管理的标准,制定工程实施阶段亟需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等工程建设标准。

    二、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开展标准复审工作

    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现行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标龄5年和10年以上的工业行业标准分别占总量的74.21%和57%,2009年重点对标龄10年以上的16774项行业标准开展复审工作,其中:汽车行业148项、钢铁行业106项、船舶行业1169项、化工行业364项、石化行业76项、轻工行业1006项、纺织行业96项、有色金属行业195项、稀土行业9项、建材行业105项、机械行业1517项、航空行业6761项、电子信息行业4274项、软件行业20项、食品行业150项、包装行业7项、工程建设334项、节能与综合利用224项、安全生产213项。通过标准复审,废止一批水平落后的标准,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三、做好我国相关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的推进工作

    务实做好相关领域在研80余项国际标准提案推进工作,包括: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闪联)、同轴电缆、射频电缆及连接器、飞机供电特性参数、印制电路及互连结构材料、工业自动化设备电气安全要求、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检测、家庭多媒体网关、平板显示器测试、机床安全、纳米二氧化钛和碳酸钙、工业过程控制系统输出仪表检查和例行试验导则、加固混凝土的钢铁机械结合的要求及测试、真空技术罗茨泵性能测试方法、非合金钢盘条等80余项。

    四、探索构建新的工业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强化工业标准化管理与协调

    研究制定我部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按照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精神,探索构建“分工合作、职责明确、联手推进”的工业领域标准化运行机制。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积极发挥各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二是加大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商力度,建立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部际会商”机制;三是结合地方发展需要,构建“部省合作”机制,加强在标准制定、标准宣贯、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加强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管理,理顺并明确部内司局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业务范围和行业分工。注重标准制定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政策的衔接,坚持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突出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化推进、应用推广的统筹协调,保证标准质量。

    五、推进工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

    研究制定《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管理办法》。梳理和调整现有工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组成和业务范围,发挥行业标准化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承担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的工作。

    加强标准化业务培训。结合行业特点,以及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地方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对从事标准制定工作的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满足新形势下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人才需要。

    建设工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着重建设工业标准信息资源数据库(包括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标准化技术组织数据库、行业标准计划管理库、国际标准化信息资源库(包括:国际标准提案、对口国际ISO/IEC的技术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文件评议和投票),逐步提升工业标准化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返回首页 食品标准 食品资料 动态公告 专题 
邮箱:bz@foodmate.net  QQ:363986600
鲁ICP备14027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