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化妆品 | RSS订阅
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
搜索关键词:
下载中心首页 » 动态公告 » 标准动态 » 要“粽子标准”,不要“标准粽子”
推荐文章

要“粽子标准”,不要“标准粽子”

发布日期:2008-06-12   复制网址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我国正在酝酿出台的首部粽子国家标准,凡涉及消费者食用安全的指标均将采取强制,记者近日从有关专家处获悉,“国标”还将根据南北方粽子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整。


    我国正在酝酿出台的首部粽子国家标准,凡涉及消费者食用安全的指标均将采取强制,记者近日从有关专家处获悉,“国标”还将根据南北方粽子的不同特点,对相关指标进行调整。(6月8日 新京报)     
 
    随时可以买到、吃到的粽子,也该有个国家标准了。因没有统一国家标准作为监管依据,给食品监督部门开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其中对粽子叶的检测,目前只能靠肉眼来目测或靠经验来判断其是否添加了人工色素,无法排除商家为了让顾客觉得新鲜好看在粽子叶上添加色素可能给消费者带来的危害。 
 
    “粽子标准”应该在涉及消费者食用安全指标方面采取肯强制性标准,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但应考虑到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天南海北的粽子在包法、用料、形状、大小以及煮法、吃法方面都有各具特色,在制定“粽子标准”时,不要事无巨细,搞成了“标准粽子”。如果全国统一粽子的尺寸和形状,就可能改变了粽子的“味道”,也失去了端午节吃粽子的意义。
 
    粽子作为民间传统食品,依靠科学的检测分析手段并不能确保在营养、口味和饮食习俗方面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为了节约粮食,降低食品的市场风险,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应在“粽子标准”中设立“预尝制度”,对规模生产、走向市场的粽子按标准检测的同时,让消费者代表预尝,预尝意见与建议由权威检测部门反馈给粽子加工企业。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bz#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363986600

 
 
[ 动态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动态公告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标准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