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化妆品 | RSS订阅
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
搜索关键词:
下载中心首页 » 动态公告 » 标准动态 » 水质纷争,映射瓶装水行业标准缺失
推荐文章

水质纷争,映射瓶装水行业标准缺失

发布日期:2009-08-17   复制网址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水质纷争,映射瓶装水行业标准缺失

    千岛湖水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就在消费者一头雾水时,有业内专家站出表示,千岛湖水源地水质纷争,其本质是国内瓶装水行业相关标准缺失,产品认定不清,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极大地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环保部公报:千岛湖为Ⅳ类水质

    纷争起因是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今年3月19日公布的《中国地表水水质月报》,月报显示,通过对千岛湖水质进行检测,其总氮含量为30.3,被列入Ⅳ类水质,属于轻度污染,只能作为工业用水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

    此事经多家媒体报道后,迅速在行业内引发了对千岛湖水质问题的关注。

    此后,以千岛湖作为水源地的农夫山泉公司高层、千岛湖所属的淳安县环保局陆续发表声明,对Ⅳ类说法进行辟谣,浙江省环保厅随后在6月初发布了《2008年度全省地表水水质评价图》,称千岛湖总体为Ⅱ类水质,作为饮用水源地完全没有问题。

    直到6月4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对千岛湖水质Ⅳ类与Ⅱ类之争给出了定论。公报16、17页显示,千岛湖因营养状态指数达到34.1,被列为Ⅳ类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此外,农夫山泉另一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也因总氮含量31.9被列为Ⅳ类水质。

    氮易致癌,对人体危害极大

    针对总氮含量对人体影响程度及是否有害,国内氮元素研究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水资源利用研究室蔡典雄主任、王小彬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水中总氮含量,尤其是饮用水源中的总氮,如果处理不当,没有将各种氮元素去除就进行饮用,很可能会引发癌症。"

    两位专家指出,总氮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亚硝酸盐氮,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氮过高,饮用此水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极为不利。而且氨氮在厌氧条件下,也会转化为亚硝酸盐氮;饮用水中硝酸盐氮在人体内经硝酸还原菌作用后被还原为亚硝酸盐氮,毒性将扩大为硝酸盐毒性的11倍,主要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使人体出现窒息现象。

    加工水还能称为"天然水"吗?

    "水中的总氮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去除的",瓶装水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如水源地中总氮含量过高,需要进行三级以上的后期水技术处理,能达到去除或者将含量降低到国家标准以下的目的。

    目前瓶装水行业通用的方法是化学法除氮或生物法脱氮,也就是说,为了去除水中总氮,除加氯法外(大量的加氯还有消毒副产物的风险),只能使用生物技术。

    但是,国际瓶装水协会(IBWA)对天然水的定义中,对天然水的处理工艺和要求有着严格的规定,即"只需最小限度处理的地表水或地下形成的泉水、矿泉水、自流井水,除了有限的处理(例如过滤、臭氧或者等同的处理)外不加改变",专家据此分析说,"如果仅仅通过过滤、臭氧或同等处理,是很难将水中的总氮完全去除的。"

    "以天然矿泉水的生产为例,流程如下图(《纯净水与矿泉水处理工艺及设施设计计算》):可以看出,流程中没有使用加氯法或生物技术,所以按照天然水的处理工艺,无法将原水中的总氮全部去除。"

    专家表示,按照现有的技术手段,如果成品中的总氮比原水中的总氮出现了大幅度地降低,就一定不是使用天然水的简单过滤消毒工艺做出来的,而是使用了自来水、纯净水或其他净化工艺,那这样的产品就不能再叫天然水,而应该叫加工水,因为它已经违反了天然水的技术要求。

    纷争之后,亟待相关国标尽快出台

    众多业内专家表示,山泉水标准始终都是个争论性话题,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有相关标准出台,号称"天然水、天然泉水"的饮用水产品,仅仅是企业自发行为而已,"天然"、"健康"等概念成了企业吸引消费者的一种宣传噱头,其实都没有监管部门的认证。

    长期以来,国内瓶装水行业,尤其是天然水产品,一直处于标准缺失状态。没有标准规范,在水源地环境、技术设备、产品质量等因素中,就没有了硬性的限制和要求,因此导致了生产、指标等环节的秩序混乱和监管困难。

    专家呼吁,鉴于千岛湖水质纷争,国家相关部门及瓶装水行业协会应尽快制定适用于瓶装水、天然水更详尽的国家标准,规范产业环境,做到有标可依,一方面便于监管,另一方面是能够让消费者喝的放心,喝的明白。只有从源头保障了饮用安全,才能促进瓶装水行业的长足进步,形成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bz#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363986600

 
 
[ 动态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动态公告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标准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