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 食品伙伴网 |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化妆品 | RSS订阅
标准动态标准公告中心动态标准化知识文献检索
搜索关键词:
下载中心首页 » 动态公告 » 标准动态 » 五项饮料新国标本月实施 是茶是奶要用含量说话
推荐文章

五项饮料新国标本月实施 是茶是奶要用含量说话

发布日期:2008-11-06   复制网址
扫描二维码 分享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11月1日起,有关碳酸饮料、浓缩橙汁、橙汁及橙汁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等五项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茶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如今,饮料大家庭中的成员越来越多。除了在品种、口味上下工夫,各类饮料在广告、包装上也颇费心思。但无论从监管部门的检测报告还是频频见诸媒体的报道中,消费者不难发现,饮料市场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所谓果汁饮料,果汁含量微乎其微;热销的茶饮料,味道明显过淡;碳酸饮料的二氧化碳气容量严重不合格……

    11月1日起,有关碳酸饮料、浓缩橙汁、橙汁及橙汁饮料、含乳饮料、茶饮料等五项新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本月起生产的上述饮料必须按新标准生产。那么,新标准会为饮料市场带来什么变化?消费者能享受到怎样的保障?昨日(11月5日),记者就此在太原进行了走访。

    解读 从标签看成分含量

    从本月起开始实施的五项国家新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的。“今后,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产品外包装的标签了解其成分含量。”市质监局工作人员祁夺鑫说,像新的茶饮料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要达到100mg/l的比例才能销售。此次制定的茶饮料国家新标准定出了低糖、无糖、低咖啡因、蛋白质含量等多项技术要求。

    受消费者欢迎的含乳饮料,被定义为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三种,对三种含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做出了明确规定。

    “与老标准相比,新的碳酸饮料(汽水)国家标准增加了关于果汁含量的要求。”祁夺鑫表示,根据规定,只有原果汁含量不低于2.5%的产品才可称为果汁型碳酸饮料,并且果汁型碳酸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100%橙汁”“浓缩橙汁”“鲜橙汁”等饮料名称,标准也进行了规范。“只有果汁含量不低于10%才能被称作橙汁饮料。”祁夺鑫介绍,按新的橙汁及橙汁饮料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向橙汁中加入的糖不得超过50g/kg,同时不得向橙汁中同时加入糖和酸味剂。

    走访 诸多饮料已换新装

    10时,记者在华联超市府东店看到,很多含乳饮料都在配料表一栏中标明其蛋白质含量,活性乳酸菌饮料上也标有乳酸菌指标。其中一款配制型含乳饮料的标签上,清楚地标明“蛋白质含量≥1.0g/kg”字样,此外乳酸菌饮料也标明了相应的蛋白质含量。“现在,果汁含量一目了然了!”在沃尔玛超市长风店,正在选购橙汁饮料的市民刘丹表示,以前商家总是宣称自己销售的是橙汁饮料,但具体含有多少果汁却并未明示,这让她在选购时感到很困惑。记者在该超市看到,这些橙汁饮料的标签上全都标明着“果汁含量≥10%”的字样,此外对糖、脂肪等其他配料的含量也进行了标注。

    在一款橙汁饮料的标签上,配制表一栏中糖的含量被标注为50g/kg,该超市其他橙汁饮料的标签上糖的含量也都在50g/kg以下,没有超出标准的要求。

    问题 部分产品仍不规范

    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多数饮料已按各项饮料的新标准进行标注销售,但是个别饮料仍没办法区分类型。“茶多酚”含量为界定茶饮料的重要指标,但部分茶饮料包装上没有注明其含量。

    11时,在五一广场附近某综合型超市的饮料专区,记者随手拿起一瓶墨绿色包装的某品牌绿茶,只见瓶身上写满了抽奖方式、茶的起源等,好不容易才在瓶身的最下方找到了茶的配料表,配料表中写有白砂糖、绿茶茶叶、蜂蜜等成分,但对茶多酚的具体含量却没有明示。记者注意到,该产品的生产日期标注为11月2日,按新的茶饮料国家标准规定,茶饮料中的茶多酚含量至少要达到100mg/l的比例。

    连续走访一些超市的饮料专柜后,记者发现,大部分11月后生产的茶饮料都只是含糊地标注含有绿茶或红茶,没有明确标示具体成分,而标注所含茶多酚含量的茶饮料更是凤毛麟角。

    按新规,果汁茶饮料应在标签上标识果汁含量,但许多11月以来生产的产品,同样无相关标识。在建设南路某超市,记者看到一款橙汁饮料的标签上写着“果汁含量5%”的字样,低于国家规定至少10%的要求。

    说法 饮料市场监管升级

    “同一领域,多部新标准同时实施,这并不多见。”太原市质监局标准化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说明国家对于食品市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饮料市场的监管也将升级。”“像茶饮料标准,非常有助于肃清茶饮料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祁夺鑫说,茶饮料因其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我国近年来的一些抽查显示,茶饮料的质量存在很多问题:部分产品中咖啡因和茶多酚等重要理化指标不合格、部分产品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究其原因,是茶饮料一直没有国家标准。”祁夺鑫说,2000年推出的茶饮料行业标准,主要对茶饮料理化指标如茶多酚和咖啡因的含量做了强制性规定,但并未在全国推广实施,不具有强制性。

    针对市场上目前仍有部分饮料不符合新标准的问题,祁夺鑫表示,属于本月前生产的是被允许销售的。但是按规定,从本月起生产的饮料,就必须按新标准规定进行生产;必须按规定在饮料中添加相关成分,否则将受到查处。

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品伙伴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品伙伴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食品伙伴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邮箱:bz#foodmate.net(发邮件时请将#换成@) QQ:363986600

 
 
[ 动态公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动态公告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标准
按字母检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资料